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思政 > 正文

党建思政

《理论学习参考》(第四期)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8-05-12点击量:

《理论学习参考》(第四期)

俊波“快语”:让人民幸福是最“美妙的事情”

 

                                                 保持一颗共产党员的初心

 

年仅 48 岁的廖俊波,离开了他所热爱的土地和人民,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仅把脚印留在了热土上,把口碑印在了民心里。凡是廖俊波工作过的地方,百姓们谈起他无不伤心动容,关于他的亲民爱民故事诉说不尽。俊波虽去,但是人民没有忘记他,在心中为他铸起了一座永恒的丰碑。追忆他的生平,可以清晰看到,公仆本色、不忘初心,是他的真实写照。

要像廖俊波一样不忘初心,敢于担当责任。廖俊波常说:“只要是为百姓谋利,你们就大胆去做,出了问题我担着。”他主政一方,绝不墨守成规,敢于推陈出新,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为解决“公章旅行”问题,他在全省首创“并审联批”制度;为推进精准扶贫,他在全国率先开展小额扶贫贷款试点;为加快新城建设,他推出了“派单综合审批包”制度……

要像廖俊波一样不忘初心,自觉为民造福。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廖俊波始终把群众装在心里,事事想着群众。他带头深入贫困村驻村蹲点调研,把脉问诊;每年春节期间,他都到群众家中,和群众促膝长谈;他带头正风肃纪,把抓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头等大事……对照廖俊波,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更应该牢记,奉献是党员干部最神圣的职责,党员干部就要始终心系群众,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贤,是做人做事的榜样和楷模。共产党员廖俊波,就是我们的身边之贤。践行“两学一做”,就是要广大党员干部对照党章党规,对照像廖俊波这样的先进典型,把自己摆进去,经常自省修身,不忘初心。接过他手中的接力棒,走好他未走完的路。                                                                                                                                                       (来源:光明日报)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

这段时间,八闽大地,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干部群众中争相传颂,人们充满感动,深受震撼,为之扼腕。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地方发展的“领头羊”、同事眼里的“铁人”、百姓心中的“贴心人”……不同的称谓,都在诉说着廖俊波的感人事迹,表达着干部群众的深厚感

中共福建省委日前作出决定,追授廖俊波同志“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广泛开展向廖俊波同志学习活动。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生命的内涵。从学校教师到人民公仆,从基层干部到主政一方,廖俊波以自己始终如一的言行,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坚守着共产党员的精神高地,诠释了人民公仆的深刻内涵,是新时期领导干部执政为民的楷模——

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入党 25年来,廖俊波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忠心耿耿,高度负责,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自觉实践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价值追求。

他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当事不推责、遇事不避难。廖俊波绝不墨守成规,而是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敢于担当,以苦干实干的务实精神与作风,推动了政和的山乡巨变、武夷新区的日新月异。

他夙夜在公、鞠躬尽瘁。舍小家、顾大家。几十年如一日,廖俊波勤勉敬业,抓工作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始终奔忙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抢险救灾等工作一线,以忙为荣、以苦为乐。

他心系群众、真情为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廖俊波长期在艰苦地区工作,他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心里始终惦记群众的安危冷暖、把增进百姓福祉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用真情和实绩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感谢和赞誉。

他严于律己、廉洁奉公。“风清气正方能政通人和。”廖俊波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用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故人泪满襟。”廖俊波用他有限的青春和生命,展现了无限的人生价值,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是践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的好干部,是践行“两学一做”的突出典范。

当前,我省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目标激荡人心,责任重于泰山。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稳中求进的开拓与进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光荣责任,都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各级党组织要紧密联系实际,精心部署安排,组织党员、干部向廖俊波同志学习,以廖俊波同志为榜样,践行党的宗旨,用一生的努力去坚守共产党员的精神高地,去实现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开拓进取,撸起袖子加油干,俯下身子抓落实,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来源:福建日报)

为官当学廖俊波

48 岁,正值壮年,孰料天妒英才。连日来,廖俊波的先进事迹在八闽大地广为传颂,干部群众舍不得、也放不下这位英年早逝的优秀党员领导干部。不论在哪个岗位,廖俊波用一个又一个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何为“忠诚、干净、担当”、怎样才是心中“四有”,为广大党员干部立起了一面明亮的镜子。

他对党忠诚、信念坚定,自觉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价值追求。入党 25 年来,不论组织安排他在哪个岗位,廖俊波坚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高度负责,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他勇于担当、奋发有为,创造出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廖俊波从不墨守成规,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敢于担当,无论是在乡镇、园区、县委还是市政府,他都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白手起家、从无到有,推动了一个个地方旧貌换新颜。

他心系群众、为民造福,坚持用发展成果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对老百姓,廖俊波总有一颗“柔软”的心,他爱到群众中去,爱听老百姓说话,他把帮助困难群众脱贫、增进百姓福祉扛在肩上、抓在手中、记在心里,用真情和实绩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称赞。

他率先垂范、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廖俊波常年奔波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抢险救灾、民生工程、脱贫攻坚等工作一线,“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他舍小家、顾大家,带头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真正做到了事事带头、时时带头、处处带头。

丹心一片英魂铸,为官当学廖俊波。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廖俊波为镜,在学习榜样中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跑好自己这一棒。

                                   (来源:人民日报)

廖俊波的“快乐秘诀”

“你快乐吗?”“人为什么会不快乐?”这或许是很多人曾经或是正在思考的课题,也着实让人困惑。那么,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如何才能真正的快乐?仔细品味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的先进事迹,我们或许能找到答案。

廖俊波,生前是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3 月 18日,因公殉职,年仅48 岁。斯人已逝,然而他那招牌式的微笑,还有常挂在嘴边的那句“工作是快乐的哟”,却让人既心酸又欣慰。

其实,了解他的事迹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他太累了!工作 27 年来,始终坚持深入一线,“能到现场就不在会场”,下乡村、进厂矿、访社区,用双脚丈量民情;为了招商引资,他曾四年间驱车 36 万公里,常年在外奔波;工作不论白天黑夜,不分节假日,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就连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是在大雨如注的周末晚上,去主持召开会议的路上……

也许有人不解,他为啥这般辛苦,还能那么快乐?其实,他有属于自己的“快乐秘诀”。

把工作当事业,创业的“成就感”让他快乐。尽管,廖俊波的生活几乎除了工作、工作还是工作,他却“总是说说笑笑,浑然不觉得苦和累”。殊不知,在“从无到有”的城市基础设施中,在“由小到大”的项目建设中,在“由慢到快”的经济发展中,都渗透着他的汗水,也记载着他的快乐。于他而言,把工作当事业,用身体的苦换心里的甜,用一班人马的辛苦指数换地方经济的发展速度,这既是信念、也是动力。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尤其需要保持这种“把工作当事业”的状态,激发爱干事的热情,积累会干事的智慧,鼓足敢干事的勇气,那么,即使筋疲力竭、困难重重,也会像打了鸡血一样,时刻“在状态”,轻松“满血复活”。

一心为民,群众的“获得感”让他快乐。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心中有民,为官才有分量、才有乐趣。对于廖俊波而言,群众是他的亲人,群众的疾苦就是他的疾苦,群众的困难就是他的困难,只有群众快乐,他才会真正的快乐。面对沉年的信访积案,他冒着大雨,打出租车去实地察看了解情况;面对家庭贫困辍学打工的孩子,他坚定地表示“知识改变命运,再难也要读书,我来资助你”;面对意外中毒的学生,他带着班主任和村干部挨家挨户询问状况,一直跑到深夜 11 点多,将全年级100 多号学生全部排查了一遍才放下心来……反观现在,有的干部视上访群众为“刁民”避之不及,有的干部把群众的困难和意见当麻烦“视而不见”,觉得群众不讲理、工作不好干,抱怨上班的心情糟透了。试想,如果能像廖俊波那样,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上,替百姓分忧,那么,群众乐了,我们又怎能不畅快呢?

清正廉洁,身心的“轻松感”让他快乐。有人说,越简单越快乐,越清廉越轻松。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由于手中握着权力,容易受到各种诱惑、算计、讨好和捧杀,成为不法分子“围猎”的对象。此时,如果守不住底线、禁不住诱惑,不该吃的吃了,不该拿的拿了,不该办的事办了,心里必然会罩上一把无形的枷锁,甚至有锒铛入狱的担忧。背负如此沉重的心理负担,又怎会有快乐而言呢?这一点,廖俊波看得透彻、想的明白。从政以来,他始终严守廉洁底线,“经手无数项目,但是从来没有听说他为哪个项目谋过私利”,甚至收到一盒海产品,都要一直追到电梯口,坚决退回。作为党员干部,要自觉对标廖俊波,时刻把党纪国法铭记于心,守住底线、不越红线,方能轻松做人、干净做事、清白为官。

                                       (来源:中国青年网)

爱人者人恒爱之——廖俊波的大爱人生

“百佳书记因公殇,万人同哀悼逝波”“丁酉春夜别廖公,悲恸肝肠万物空”“仿佛你一如既往的浅笑,春风会不停地思念你”……采访中,无数认识或不认识廖俊波的人自发通过文章、诗歌、留言等各种形式怀念他,寄托哀思。许多受访者表示,听闻他的噩耗像失去亲人一样悲恸。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为何口碑如此之好?“爱人者,人恒爱之。”正因为廖俊波生前给予了别人太多的爱,他才会受到干部群众的爱戴。

他爱百姓——只要是为了群众的利益,怎么干都不过分

廖俊波常说一句话:“帮老百姓干活、保障群众利益,怎么干都不过分。”工作二十几年,无论在什么岗位,他都一心一意为群众谋福祉,但凡群众对他提出的要求,他都想方设法去满足。

钟巧珍是政和县出名的老上访户,与邻居曹某因宅基地纠纷长期上访。廖俊波到任政和县后,多次亲自接待钟巧珍,主动上门了解情况,并先后多次对他的信访件作出批示。在廖俊波的努力和重视下,2015 年 6 24 日,当事双方纠纷成功调解。如今,钟巧珍已经在调解成功的162 平方米宅基地上盖起了新房。“没有廖书记,我现在肯定还在天天告状,他是我的大恩人!”一提起廖俊波,钟巧珍就很激动。

政和县石屯镇石圳村的余金枝老人至今随身珍藏着一张廖俊波和她的合影照片,生怕家里人弄丢。2015 年 4 月的一个下午,烈日当空,正在茶园里采茶的余金枝,没想到县委书记廖俊波突然出现在面前。“阿婆,我来帮你采茶。”余金枝一看,原来是常到村里调研的廖俊波,连忙说“谢谢”。“这样的茶现在采有点可惜啊”“您估计这些茶能卖多少钱呢”“我采得还算专业吧,我从小就采茶挣工分呢”……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在愉快的交谈中,廖俊波既帮助了年迈的余婆婆干活,也完成了一次民意调查。

2013 年 5 月,铁山镇东涧村的几个村民在村口聊天,廖俊波来了,和他们拉起了家常:“最近有什么困难需要我解决吗?”村民何天章直言,村里人平时喝山泉水,但一下雨,泉水就变浑,大家很苦恼。廖俊波当场就给县住建局负责同志打电话,要求他们帮助解决。两个月后,一个崭新的过滤池在山泉边建成,这下好了,村民们不管什么天气都能喝上清澈的水。

廖俊波非常重视教育,对学生的生活十分关心。他任邵武市拿口镇镇长时,镇里只有初中没有高中,很多学生因家庭困难没法去县城读高中,不得不辍学打工。廖俊波看不下去了,他亲自牵头指挥复办镇高中。为了激励学生,高考冲刺时,镇政府还给每个学生每天发一个鸡蛋增加营养。政和一中校长魏明彦清楚地记得,廖俊波任政和县委书记时,2012 年的冬天遇上了极寒天气,天气预报第二天要下雪,当时一中有 1000 名住宿生,但学生宿舍仅能容纳100 人,剩下的学生都零散租住在学校附近的民房里。“不能让孩子冻着!”廖俊波连夜和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余向红带队到学生宿舍和附近民房中,挨家挨户查访学生有没有受冻。“一定要尽快新建学生宿舍,给所有住宿生一个温暖的环境!”探访过后,廖俊波下决心筹措资金新建学生宿舍,如今,政和一中的住宿生搬进了崭新的学生宿舍,每个宿舍都有独立卫生间和洗衣房。

他爱干部——对干部像亲人般春风拂面

早年,时任政和县拿口镇纪委书记的余道宗女儿突发脑部疾病,急需一大笔钱做手术,而他却因家庭拮据,凑不足手术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镇党委书记廖俊波得知此事,带头拿出了一个月的工资捐给余道宗。在他的带领下,其他镇党委班子成员纷纷慷慨解囊。手术如期进行,余道宗的女儿很快痊愈,如今已经考上了大学,她至今也忘不了廖叔叔曾经的雪中送炭。

时任政和县委副书记魏万进回忆起和廖俊波共事的情景,泪水涟涟:“我最过意不去的是,前些年省里支援我们县,送来一台崭新的迈腾车,本来是该给他用的。廖书记自己的车也很破,但他却说,老魏的车更旧,坚持让我坐这辆车。他总是这样,什么事都先想着别人。”

时任政和县常务副县长的南平市建阳区区长魏敦盛告诉记者,廖俊波任政和县委书记时,每逢市领导来政和,他常常中途借故“开溜”,让一线干部有机会和上级领导“面对面”汇报工作。“就像女儿大了不能留,好干部要赶快推荐、提拔出去。”他总这么说。魏敦盛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进入市领导视野,迅速成长为一名正处级干部。廖俊波坚持干部在一线培养、一线考察、一线使用。2011 年以来,全县向重点一线选派干部230 多名,这些干部在参与重大项目的同时,个人素质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2011 6 月至2016 3 月提拔使用的128 名干部,有七成来自重大项目、重点工作和基层一线。“干部从琢磨人向琢磨事转变,从怕啃‘硬骨头’变为争着上抢着干,当时在 13 个分线项目负责的干部中,有3 人提任处级领导岗位,5 人提任或转任科级重要岗位。”魏敦盛告诉记者,一次,一位老领导对廖俊波夫人林莉说,“廖俊波简直就是一个疯子”,林莉笑着说:“我看,他是一个疯子领着一群疯子在干。”

他爱家人——虽陪伴很少却用心呵护

在很多人眼里,廖俊波是个工作狂,一个月也回不了一趟家,他把自己奉献给了事业,亏欠家庭很多。可是他的妻子林莉、女儿廖质琪却不这么认为。

“我们仨有一个家庭微信群,平时我和妈妈都会在群里时不时发言,有什么觉得有意思的链接都往群里发,有什么想说的话都会在群里说。虽然爸爸很少发言,有时几天也不说一句话,但我知道他只要有空,就会‘爬楼’仔细看每条消息。”廖质琪说,“他很忙,但是偶尔空闲下来,他会用微信和我视频聊天,问问我最近的情况,经常会提起微信群里我们发过的内容。我的微博、QQ 空间和微信朋友圈,虽然他从不留言,但他都会认真地看,觉得里面有什么需要和我交流的都会在电话里讲到。”今年 3 4 日,廖质琪刚刚到上海做毕业设计,父亲就在会议间隙和她微信聊天,问她感冒好了没有,毕业设计进展如何,不要太满足现状——这是父亲最后一次和她通话。

“他是个很会哄人开心的人。”忆起丈夫,林莉忘不了,每年她的生日,哪怕再忙,廖俊波也会备一份生日礼物,给她一个惊喜。时任政和县委办主任的叶金星记得,有一年恰逢林莉生日,廖俊波开了一天的会,回到市里已是晚上 10点多钟,他急匆匆往回赶,趁着家附近的花店没关门,买了一大束鲜花,还手把手教店主如何配花束。“我记得很清楚,那天他很兴奋地发现店里有蓝色的满天星,他要求店主在红玫瑰、白百合周围围了一大圈蓝色满天星。”叶金星说着说着,眼眶红了,“当天他到家都已经快 11 点了,他像个小孩一样兴奋地拿着花就冲了回去。第二天早上5 点,他又和我们一起去机场赶飞机,路上还得意地炫耀,说夫人收到礼物很开心。

林莉告诉记者,以前夫妻俩即使不常见面,每天也会通一个电话。自从廖俊波任南平市副市长后,特别是兼任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后,电话就越来越少。“近一两年,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晚上 11 点半之前绝不通电话。等到11 点半,我就给他发个微信,如果他忙完了就会给我来个电话;如果没忙完,就回一个字:忙。”任南平一中物理教师的她苦笑,“同事都说,林老师平时都会在学校从早忙到晚,如果突然有一天她按时下班,肯定是老公回家了。”

2009 年暑假,林莉和女儿去桂林旅游,返程时是周末,

到达南平已是凌晨 3 点多钟。母女俩刚从车上下来,眼尖的女儿突然发现公交站路灯下爸爸的身影。原来,廖俊波当天恰巧从浦城回到南平,他细心地记起她们回程的时间,在家煮好稀饭、炒好小菜,前来“接驾”:“你们怕黑,有我在,你们就不怕了。”

难得与父母在一起时,廖俊波会在厨房帮母亲做饭,陪父亲下下棋聊聊天。每年,他都坚持给父母买一套衣服、添一双鞋子。他跟林莉说:“我工作忙,家里你费心了,逢年过节,别忘了给咱爸妈买东西、发信息。”而父母却宽慰他:组织信任你,你把工作做好了,不辜负组织就是孝。为了不给儿子添麻烦,老人不顾水土不服、气候不适,选择住在北京的女儿家。

3 月 18 日下午,在市里开完会回到家,廖俊波匆匆扒了几口饭,拎起林莉整理好的衣服和公文包,就要回武夷新区继续工作。临别前,林莉劝道:“雨下这么大,这个会又是你召集的,就不能推一推?”

“会议已经安排好了,不能改啊!”廖俊波笑着与妻子深情道别。

不曾想,这一别,竟成永别。

廖俊波走了,带着他的一腔热忱和无尽的爱。而他的故事,仍在神州大地广为流传,激励着更多的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来源:共产党员网)

.  

上一页 [1] [2] [3] [4]

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西路489号Copyright © 宁夏大学宁夏大学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 of Ningxia University)